退休金有多少

一、退休金計算方式 通用公式 養老金(退休金)=基礎養老金+個人賬戶養老金。在部分地區還可能存在過渡性養老金,如一些省市的過渡性養老金 =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...
一、退休金計算方式
- 通用公式
- 養老金(退休金)=基礎養老金+個人賬戶養老金。在部分地區還可能存在過渡性養老金,如一些省市的過渡性養老金 =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×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×1.2%。
- 個人賬戶養老金=個人賬戶儲存額÷計發月數。其中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不同而有所不同,例如60歲退休,計發月數為139個月;55歲退休,計發月數為170個月;50歲退休,計發月數為195個月等。
- 基礎養老金=(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+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)/2繳費年限1%,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=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×本人平均繳費指數。
- 影響因素
- 繳費年限:繳費年限越長,退休金越多。例如,若其他條件相同,繳費30年的人比繳費15年的人退休金要高很多。
- 繳費基數:繳費基數越高,意味著個人和單位(或個人按規定繳納的比例)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越多,這會使個人賬戶儲存額增加,進而提高退休金數額。像企業職工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8%繳納,單位按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20%繳納(部分省市略有調整),繳納的金額多,退休金也會相應增多。
- 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:這個數值每年都在增加,那么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,退休金水平也就逐年提高。
二、特殊情況
- 按工齡計算(部分地區或過去情況)
- 在某些地區或者過去存在按照工齡發放退休金的情況,例如每工作一年發放100元,如果工齡是10年,那么退休金通常是1000元;參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,參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,工齡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,但這種計算方式并非普遍適用的現行標準。
- 不同身份的繳納與待遇
- 企業職工由企業和個人共同按比例繳納養老保險費用;城鎮個體工商戶、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,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,按20%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,全部由自己負擔。不同的繳納方式和金額,最終也會影響退休金數額。
本文由夕逆IT于2025-02-03發表在夕逆IT,如有疑問,請聯系我們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resource-tj.com/zhi/439468.html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resource-tj.com/zhi/439468.html
上一篇:粟子在一條河上組成什么成語